首页 > 人物百科 >

唐玄宗晚年为何过得这么惨?不甘丢权,且私下动作不断,犯了忌讳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0 02:31:51    

唐玄宗李隆基作为盛唐的巅峰君主,他的一生几乎充满了传奇色彩。然而,晚年却非常落魄、凄惨。

故事还得从安史之乱说起。天宝十四年,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起兵反唐,这不仅仅是一场政治动荡,更成为了唐玄宗命运的转折点。

战争爆发后,朝廷的力量受到重创,玄宗本人不得不仓惶逃离长安。

当年的英明果敢,在这一刻似乎都成了笑话。等待他的,只有接连不断的打击与屈辱。

为了挽救危局,唐玄宗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。他选择了太子李亨,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来主持大局。

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一个靠谱的决定,但实际上却带来了权力的裂痕。在军心涣散、政局动荡的时刻,父子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此埋下了伏笔。


不可否认的是,唐玄宗晚年心里最大的惦记,还是那把龙椅,再加上对儿子的各项安排不太信任,也常常在私下里进行一些小动作,希望能够重新掌控大权。

然而,慢慢发现,自己早已无力回天。私下的这些动作,让原本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,同时也彻底激怒了他的儿子唐肃宗。

这让我们看到,即使是关系最亲近的人,在权力面前,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
唐肃宗为了防止父亲的再次干预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将其软禁于上阳宫。

这种孤立无援的生活,对曾经一统天下的玄宗来说,无疑是极大的心理打击。他开始深感自己的无助,不禁常常怀念自己执政的辉煌岁月。

人的心理往往是很脆弱的,从高处跌落之后再难以平衡。

安史之乱爆发

玄宗晚年的悲剧并未因此停止,就连身边的人也逐渐疏远。

宫廷内外的权臣们纷纷看风使舵,原本忠诚的臣子由于现实的压力和利益的驱使,都不再向前殿请安。

这种过河拆桥的离弃,使得他的心情一日比一日低落,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了。这一切,都是他跌入人生谷底的重要原因。

此外,健康状况也是影响他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。长期的政治压迫,加上内心的煎熬,使得身体逐渐衰弱。

对于一个曾经骄傲且自豪的帝王而言,这一系列的问题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打击。最终,他无法再坚持下去,于762年病逝,结束了这段悲惨人生。

开元盛世 国泰民安 繁荣昌盛

总结来看,唐玄宗的结局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。他迟迟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,导致家族内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敌对局面。

同时,安史之乱成为他晚年命运的分水岭,从此走向了急剧下滑的道路。更重要的,还有他自身的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,反倒加剧了矛盾与冲突,把自己推向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
这段历史告诉我们,无论身处何位,善待亲情和保持谦逊都是非常重要的。特别是在权力的游戏中,如果不懂得适时放手,将可能面对的,不是掌声和荣誉,而是一片凄凉和孤独。

从唐玄宗的故事中,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关于人性的启示与反思。为人处世,懂得进退、以德服人,往往才是永恒的智慧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