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,原名周樟寿,后改名周树人,字豫山,后改字豫才,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,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,浙江绍兴人。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、教育家、民主战士,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。
早年,鲁迅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,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,后意识到医人不如医心,于是弃医从文,从事文艺工作,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。
回国后,鲁迅先后在杭州、绍兴、南京、北京等地从事教学和写作工作。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,还在文学批评、思想研究、文学史研究、翻译、美术理论引进、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。
鲁迅的代表作包括《狂人日记》、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等,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,对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他的思想深刻、独特,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。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在中国,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尤其是在韩国、日本等东亚国家,他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”。
此外,鲁迅在人生中也经历了许多波折,他的家庭生活、与友人的交往等,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和思想。他与弟弟周作人、周建人的关系,以及他与许广平、朱安等女性的情感纠葛,都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总的来说,鲁迅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思想家,他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